顯示具有 攝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攝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

利用Photoshop Actions批量加入Lomo效果

轉http://www.fotobeginner.com/2086/lomo-effect-by-photoshop-actions/

難度:***

大家在使用Photoshop的時候,是否覺得一張一張相片那樣去調整太花時間呢?其實,Photoshop有一個很有用的內建功能,就 是"Actions"。Photoshop Actions就像是一個錄影機,能夠將您調整相片時的動作記錄下來 (例如調整光暗, 色調, 甚至加入文字及濾鏡效果等…)。在處理下一張相片時,只要執行記錄了的Action,Photoshop就會自動化將之前記錄的動作套用到此相片之上了。

現在讓我們一步一步的設定Action吧!

步驟一:打開Actions界面

首先打開Action功能視窗畫面,先到功能表Windows,看看是否已有選取Actions。如已選擇,在Photoshop右邊的窗格內,找一下下圖的Actions版面。

步驟二:新增一個Action

在Actions版面,右上角的三角型標示按鈕,按一下,再在功能表選New Action…

步驟三:開始錄製Action

之後看到New Action的視窗畫面,在Name輸入要錄製的Action名稱,在此我想將之前教學的Lomo效果錄製成Action,在此我輸入Lomo Effect作為Action的名稱。

按一下Record後,Photoshop就開始錄製您的所有動作。直至您按下左邊的正方型“STOP”按鈕為止。

有關Lomo Effect的細節步驟,請參考另一篇教學文章:

利用Photoshop輕易自製Lomo相片 - http://www.fotobeginner.com/1851/how-to-make-lomo-photo/

按一下正方型“STOP”按鈕,Photoshop的Action記錄過程將會完結。您可看到,在Actions窗格內,會列出了所有記錄的步驟於Lomo Effect內。

已記錄好這lomo effect的action後,如想要用此action,一次自動處理大量相片,可以按以下方法去做。

實例:大量套用Lomo effect

這裡我拿了一些相片作範例,以下資料夾內的相片為未處理的圖片。

要將Action套用至此資料夾內之相片,首先選功能表的 File => Scripts => Image Processor

開啟Image Processor畫面,首先,第一部份是要選擇需要處理的相片資料夾位置。第二部份為處理後相片的存檔位置,在這裡我開啟了一個名為Export的資料夾,並在此選擇將相片儲存到此資料夾內。

第三部份為儲存相片的格式,一般我們會選擇為JPEG,如需縮放相片尺寸,可在Resize to Fit位置輸入要儲存的相片尺寸。

最後,到最重要的第四部份,要執行剛才儲存的Lomo Effect Action,在這裡選取Run Action,選取剛才錄製的Lomo Effect,之後可按”Run”處理相片了。

Photoshop會自動按剛才輸入的相片格式,尺寸,及需執行的Action將資料夾內的相片批量處理。完成後,到Export資料夾內看一下,所有相片已按以上選項縮放尺寸及加上Lomo效果了。

總結

Photoshop Action可以將一些重複性的功能記錄下來,再執行批量處理相片。只要善用這功能,對於相片處理上可節省不少時間,各位可以好好利用呢!

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

CPL環型偏光鏡的使用方法

CPL是一個攝影人普遍會擁有的濾鏡,一般用於風景攝影,通常會消除掉不必要的偏振光,來讓整體的畫面更能清透,更有通透的感覺,但是該怎麼使用才會看得出來有效果呢?這篇文章會介紹一下使用CPL的技巧、原因和運用的情況!

使用CPL的例子有:

  1. 用於風景攝影上,可以凸顯藍天與白雲的層次,或令藍天更濃郁
  2. 消除水面的反光
  3. 消除雪地的散射光線
  4. 增加色彩的飽和度
  5. 加強藍色的效果(附註一)

2.5 sec f/16 18 mm ISO100 使用腳架,防手震關閉 *筆者使用偏光鏡拍攝高美濕地的晚霞

CPL的安裝和便用方法

購買合適大小(需配合鏡頭的直徑,如77mn、52mm等)的CPL偏掁光後,可以把CPL裝到鏡頭上,需留意CPL跟其他的濾鏡不同,CPL是包含兩塊可轉動的鏡片的,所以緊記要把一邊的鏡片牢固地安裝在鏡頭上,另一面的鏡片由它自由轉動便可。

當使用CPL濾鏡時,我們需要一邊轉動CPL前的鏡片,一邊利用觀景窗來監察畫面,當CPL轉動到一個你認為合適的角度後便可以按快門拍攝了。請留意,若果你把相機由橫度變為直度拍攝,你必須從新調較CPL以達到合適的角度。

於風景攝影使用CPL的技巧

很多時候CPL會用於風景攝影,用來消除掉不必要的偏振光/反光,讓整體的畫面更清澈,更有通透的感覺,但是該怎麼使用CPL才會看得出來有效果呢?大致上記著以下的原則便可:

  1. 不要面對直射的強光或者太陽,這樣的效果不明顯
  2. 要消除水面的反光,最好與水面呈45度,消除的效果會比較顯著
  3. 仔細觀察觀景窗內顏色飽和度的些微變化 (如果第一次使用,可以拿電腦螢幕來練習,在旋轉的同時,會發現液晶螢幕會由光變暗的現象)
  4. 透過觀景窗觀看時,切記向逆時針轉動,避免你的偏光鏡因為鎖的不夠牢靠,在旋轉的同時也將偏光鏡給轉落了下來!
  5. 要加強藍天的效果,還是要有個大原則,千萬不可以面光,否則偏光鏡也無法挽回你怎麼拍都是灰白的藍天;背光拍攝(太陽或者是光源在你的背後)天空就可以獲得很好的藍天效果,當然如果要更強烈一點,適當的加上偏光鏡是很好的。

另外,除了上述幾個拍攝實機可以用到偏光鏡外,其實雨後的植物攝影也是一個很好用到的時機,因為下過雨的植物上面,都會覆蓋著一點點的雨水,甚至雨珠,而產生的光線偏振,時常讓我們當下要拍的綠色不夠綠,整體感覺就灰濛濛的,這時候可以使用偏光鏡,來達成比較好的顏色飽和度還原,同時消除水滴或者葉子上的水膜造成的多餘反射喔!

0.3” f/13.0 40mm ISO100 防手震開啟 *筆者攝於台北烏來信賢步道內

拍攝海面或者是水面時,用偏光鏡拍可以獲得更通透的海唷!

1/80 f/11 30mm ISO 100 防手震開啟 *筆者攝於澎湖七美島雙心石滬


那麼到底要怎麼樣旋轉CPL達到最佳的角度呢?

由於CPL的前端光柵環並沒有一定的刻度表標示,且標示的實質意義也不大,一切的依據都得根據你拍攝的物體,與鏡頭的角度來決定旋轉的最佳位置會是在哪。

舉個例子來說,我們想要拍攝玻璃櫥櫃裡面的小東西,當我們的鏡頭與櫥櫃平行時,拍攝的角度也絕大多數是呈現平行的狀況,這時候不加上偏光鏡拍攝,通 常反光的現象不會太嚴重,會較為輕微,但也會是最困擾攝影人的情況,因為即使加上了偏光鏡,消除偏振光的效果並無顯著的改善,因為屬於反射造成的偏振光與 鏡頭之間,幾乎是垂直的。(試著想像,光線遇到物體會反射,若是反射的角度接近垂直,那麼光線也就會在物體與鏡頭之間來回的移動,即使是CPL,能夠消除 的偏振光也不多,剩下的都跑到感光元件上去成像啦!)

那麼我們改變一下拍攝的位置,在使用CPL來消除偏振光,效果會比較顯著,可是要怎麼正確的旋轉到適合的位置?

因為CPL上並沒有標示刻度,可以方便我們了解現在CPL的光柵角度在哪,適合哪一種的偏振光的入射角度使用(*即使標示了,效果也不大,因為我們 根本看不到光線實際進入鏡頭的路徑與角度呀)所以裝上CPL後,我們要仔細的觀察觀景窗內,本來產生的反光是否在旋轉偏光鏡的同時,慢慢的會在某一個角度 『突然的消失』,這除了多練習之外,其實主要的技巧還是在旋轉的時候,不要心急,慢慢觀察觀景窗內的變化才正確。

使用要點:凡是反光部分自亮轉暗的地方,便是消除反光最佳的角度!

那既然提到了CPL與觀景窗,筆者在這邊再提供一個方便又好用的小密招:

現在由於光學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發展迅速,許多單眼相機已經擁有傳統觀景窗外的第二選擇,也就是即時預覽,利用LCD螢幕來做取景與構圖,當然稱作為 即時預覽,其光線與景物的變化也是接近即時變化的,相同的道理,我們裝上偏光鏡後,利用偏光鏡旋轉來消除偏振光的效果,也可以因為LCD的大螢幕,即時預 覽的加持下,不費力的得到正確的角度與效果;此外,因為即時預覽的曝光補償也可以將拍攝參數調整到最佳的曝光值,讓整體畫面呈現理想的曝光分布,讓CPL 的調整能夠更清楚也更明顯的呈現,這就是光學觀景窗所無法提供的大畫面與明亮感覺喔!畢竟眼睛很忠實的呈現使用了CPL後較為昏暗的進光,這.... 該說是好還是不好呢?

一般CPL都是由兩片光學鏡片加上偏光膜組成,而前面的旋轉環幾乎不會標示偏光方向

留意快門速度

最後面要提醒大家,使用偏光鏡之後,整體的進光量會降低,所以在曝光的時間上,也會相對的增加,若是在比較昏暗或者是比較不明亮的地方拍攝,記得安全快門時間的控制,避免拍出來的照片都糊掉囉!

附註一:因偏光鏡鏡面鍍膜的關係,有些偏振光會產生干涉現象而加強藍色光。


原處:http://www.fotobeginner.com/2589/cpl-tutorial/